首页 > 城市视点 > 正文

评论:谨防“性热闹”成为孩子的“性启蒙”
发布时间:2014-09-19 06:16:39   来源: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   评论

  一位导演的丑行,近日已演绎成“口味很重”的色情文字。现在,在各类大众媒体上,对此类新闻的“深入解读”,再到国内各类性侵犯案件的“深入剖析”,甚至反腐报道……都给人一个感觉:此类报道使用真实画面及描述文字时的“无拘无束”、对披露过程细节的过度渲染和反复滚动,正在形成一阵媒体“性热闹”的轰动社会效果。特别是,一些主流媒体也掺和其中。

  此类媒体“性热闹”是否会成为涉世不深青少年的“性启蒙”,而因为扭曲、异化和模糊,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?我们以为,这种危险和危害是存在的。

  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孩子相比,而今我国青少年性成熟提早了,但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却严重滞后。有些中学虽将青春期性教育提到初中阶段,但却没讲好说透,能省就省,能躲就躲。在这种青春期性教育普遍“缺课”和即使“补课”也需时间的社会大背景下,媒体的“性热闹”很可能填补这些空白,充当青少年的“性启蒙”教材。所以,对此,媒体要有所克制、有所检点、有所收敛,注意受众的年龄区别,适当适度报道,特别是不要一提性就热闹、就兴奋。这是一些媒体的“老毛病”了。当年“伟哥”进我国市场准备了很大的推广宣传费用,结果发现用不着。

  有关监管也要及时到位。大众媒体如何报道性事件?何处是界限?如何防止“二次色情污染”而保护孩子?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,需要研究和解决。

  性教育不仅是性,它是关于男女的性生理、性心理和性潜力发展的教育。它不仅要传播性的生理知识,而且要灌输适应社会与文化的性价值观、道德意识和法律规范,它还包括性别平等与性文明教育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传授。我们希望大众媒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,例如配合医生、老师和父母,在庄重平和的氛围下,全面系统和生动多样地推动我国性教育发展。而当下的媒体“性热闹”正在远离这个高尚和正确的目标,变成满足部分人窥私和媒体吸引眼球的“声色盛宴”。可这种“酒足饭饱”之后,谁来“买单”?真不希望是我们的孩子。

责任编辑:资深记者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九问自测帕金森病:慌张步?面具脸?小写症?
下一篇:频繁进食爽了嘴巴坏了牙 刷牙要面面俱到

《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》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视点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中国视点网(http://www.cnshidiancn.net/)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。
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:1657020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174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