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思想评论 > 正文

“接地气”打通干群“人气”脉
发布时间:2015-08-27 23:15:03   来源:中国视点网   评论

     “接地气”一词在生活当中随处可听见,一时掀起一阵热潮。电视剧有了地气,收视率就高;演员有了地气,观众就喜欢。有句话是这么说的,工作要上去,干部得 下去。意思就是,干部要接“地气”。笔者认为,干部如果有了地气,自然就有了“人气”。干部要能“上”能“下”。上能“架天线”,学习政策理论知识,吃透 上级文件精神;下能“接地气”,深入基层,深入群众,与群众打成一片。
     “人气”,不是作秀,而是老百姓的口碑,是干部赢得的群众的认可与信任,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。有少数干部下基层的动机不单纯,抵不住升官的诱惑,将下基层 看做是跳板。本应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解民忧,他们却时时盯着利害关系,心思花在了别处。真正接“地气”的领导干部,是将自己视为老百姓中的一员,能真正融入 老百姓的生活,有血浓于水的感情。
    干部要接“地气”,首先要学会摒弃三种“气”。一是少些官气,多些亲和力。官气极易产生腐败,很多身陷囹圄的官员往往是“官气”十足的干部。一些官员仗着 有权,在群众面前耀武扬威,甚至违法乱纪。领导干部要亲民、爱民,就不能沾上官气。二是少些娇气,多些谦虚。年轻干部进了公务员这个门槛,就有了优越感, 从而对群众产生了骄傲情绪。尤其是年轻干部要认识到肩上的责任,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,脚踏实地地为百姓办事,做一个谦虚谨慎的干部。三是少些燥气, 多些坚韧。下基层要吃得苦,呆得住。但有少数干部把下基层看作是跳板,在基层呆不住,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。这要求干部锻炼自身的坚韧意志,形成不怕苦、肯 实干、愿付出的意念。
    特别是干部下基层中,要敢于放下架子,多走到田间地头,多串农家门,多听民声意。除去官气、娇气、燥气。真正接了地气,人民群众才会愿意与你进行“零距 离”接触,才能真正掌握和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。你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了事,自然会赢得群众的尊敬和信任,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。(邓志军)
   (作者单位:贵州省石阡县委组织部)

责任编辑:资深记者

相关热词搜索:干群 人气

上一篇:让国学成干部为政“必修课”
下一篇:领导莫拿“面子”四处“开绿灯”

《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》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视点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中国视点网(http://www.cnshidiancn.net/)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。
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:1657020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174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