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思想评论 > 正文

治霾马拉松,需你我同行
发布时间:2015-12-14 19:52:57   来源:中国视点网   评论

北京市机动车在重雾霾时的贡献率能够达到50%左右,专家王跃思也建议公众在重污染天气尽量少开车,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每个人自身的呼吸安全。但他同时也强 调,频繁使用单双号限行,只会加速汽车保有量的提升,而真正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,车辆出行并不是问题的最核心。(新浪12月14日 新闻)

问题是时代的声音。时至今日,雾霾已经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,更变成了复杂的社会问题。治理雾霾、保护环境则是一场无人能够避免而又输不起的“生态马拉松”。它不仅需要解一时之需的应急机制,更需要绵绵用力,久久为功的定力和笃行。

王跃思说:“别指望发红色预警,明天空气质量会变成优和良了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诚然,机动车限行的应急机制确实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的重雾霾天气,但“它不是 解决我们雾霾长期污染的一个方向。业务部门也好、政府部门也好,一定不要把单双号限行导向为一种常态,这是不可取的。”

解决任何问题,只有对症下药,才能见实效。寻找并治理污染源是重中之重,完善应急机制,提升治理水平是当务之急、长久之计。雾霾成因复杂,在理清利益链条和病理逻辑之后,需要多管齐下、共同努力:政府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,企业的联合行动不可或缺,公众的积极参与同等重要。

事实上,治理雾霾,没有局外人。很多时候,我们习惯了指责和观望,往往缺少反思和行动。任何好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见实效。在政府做好了顶层设计的大前提 下,个人能为减轻雾霾做点什么?少开一次车、关掉长明灯、拒绝露天烧烤……一点一滴的微行动,才能汇成吹走雾霾的浩浩清风,而不是被动的地“等风来”。治 理雾霾,你我都是关键先生。(朱晓凤)

责任编辑:资深记者

相关热词搜索:马拉松 你我

上一篇:权力部门还须重拳出击整治“十面霾伏”
下一篇:“跑官”短信警醒了谁?

《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》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视点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中国视点网(http://www.cnshidiancn.net/)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。
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:1657020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174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