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谱揭蒲塘桥500年身世 "寡妇造桥"传说应为真(图)
发布时间:2014-09-25 04:54:39   来源: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   评论

▲有500多年历史的蒲塘桥。金陵晚报记者 林巧芬 摄

  位于溧水区洪蓝镇蒲塘南部,有一座南京现存最古老的古桥“蒲塘桥”,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关于蒲塘桥的“身世”,当地一直有个“寡妇造桥”的传说,却没有史料记载。不过,近日,溧水区洪蓝镇文体站赵上科无意间翻阅自己家的家谱,发现赵家祖先有关于蒲塘桥建造的相关记载,蒲塘桥“身世”的百年之谜可能被解开。

  当地流传“寡妇桥”传说

  蒲塘桥建成于1512年,是一座九孔桥,是溧水现存最大的一座古桥。为了保护这座古桥,上个世纪80年代,在河的西侧另建了一座新桥,蒲塘桥便不再被使用。

  自蒲塘桥建造以来就有着一个关于它的美丽传说。传说当时有个当地的书生叫赵琪,他是个孝子,为了完成母亲60大寿时的心愿,他开始筹建蒲塘桥以方便两岸的居民。但是桥还未建好,赵琪便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。他的妻子和母亲挑起了建桥的重担,两个寡妇耗时五年,先后造了两座五拱和七拱的石桥,但是都被洪水冲垮。最后在两位世外高人的指点下,才建成了现在的九孔桥。蒲塘桥因此在当地得名“寡妇桥”。

  翻阅家谱意外发现建桥者

  但传说终归是传说,蒲塘桥的建造者却一直是个谜,不过近日,溧水市民赵上科却有了新发现。原来,赵上科在洪蓝镇文体服务中心工作,平时喜欢查询溧水各处的古籍,“我在县志上看到传说中关于赵琪建蒲塘桥的记载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发现我家的家谱中居然有关于赵琪的记载,他是我们家第十三世祖先。”

  赵上科拿出自家的家谱,记者看到其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【十三世】琪(1449-1508):行兴八,字世重,号四民,配曹村周氏(1449-1498)”“……实米乙千八百石建蒲塘石桥二座,用费三万余金……”

  蒲塘桥“身世”或将揭开

  “也就是说,我们的家谱上清晰地记载了十三世祖赵琪修建蒲塘桥这段历史,与县志大体相符。没想到‘国保’蒲塘桥竟然是我的祖先修筑的”,赵上科很是自豪地跟记者讲述道。他还说,他们家的家谱修编于民国四年,听家族的长辈说,之前有几本这样的家谱,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大部分都被损坏或丢失了,现存的两本是爷爷精心保存才留下来的。

  赵上科表示,他会再多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文献,与相关的文史部门联系,做进一步的研究。如果这段历史被证实,蒲塘桥百年的身世将揭开。

  通讯员 史发奎 官绪明

  金陵晚报记者 林巧芬

  实习生 傅秀

责任编辑:资深记者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《邓小平》编剧龙平平:新生活是邓小平带给我们的
下一篇:石家庄解码:“马车上的制片厂”记录中国电影往事

《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》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视点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中国视点网(http://www.cnshidiancn.net/)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。
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:1657020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174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