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思想评论 > 正文

落实惠民政策不能半桶水响“叮咚”
发布时间:2015-08-25 19:37:30   来源:中国视点网   评论

    实施精准扶贫,让惠民政策、帮扶措施真正用到需要帮扶的人身上,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好的政策己经下发,群众享受改革的红利越来越多,满意度 越来越高。但笔者认为,谋民利是一项长远工程,不能政策来了事儿火了,等实施热浪一过,政策红利又撤退,让谋民利之事只剩“半桶水”在那里响叮咚,使好政 策不能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
    一颗种子再饱满,也得落地才能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飘在半空中不着地,就失去了任何意义。中央政策也是一样,爱民也好,惠民也罢,必须落地生根,让民 众享受到关爱,享受到实惠,才是货真价实的好政策,如果不落地生根,变成可望不可及的空中云彩,再漂亮也是一纸空文。惠民关键在为民。群众是一把最好的尺 子,能衡量我们工作好坏优劣,也只有让群众来衡量才能避免失去群众这个坚实的支持者。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民服务、为民谋福,为了人民的期盼和人民的幸福, 中央惠民政策不断投向各地,一项项惠民政策在人民心中“开花结果”。
    务实为民,实现后发赶超,没有一种务实的作风,没有为民服务的永不懈怠精神,在好的蓝图都是空中楼阁。  一些惠民政策走出了“最初一公里”,却没到达“最后一公里”,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心中装着百姓,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 题。要真心为了群众,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让“顶层设计”和“基层落实”都掷地有声,这样才有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,让群众看到政策带来的变化和 希望,共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  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如果思想上没有扎深信仰的根基,搞不清楚“为了谁”、“依靠谁”、“我是谁”的问题,那么做再多的好政现也难以落地生根,工作和服务也 只会是应付了事、得过且过。因此,服务为民,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,坚持权为民所用、利为民所谋、情为民所系。例如从雷锋到郭明义,从 焦裕禄到孔繁森,他们就是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,带着群众就是家人的深厚感情,使他们在干任何事情的过程中都闪耀着璀璨光辉。
    当前,我们的改革已进深水区,任何事情都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面对个人希望、社会期盼、国家梦想,如果没有服务为民的坚定信念和主人翁意识,那么在实际 帮民解困、助民增收中就很难取得实效。因此,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、解难事,要不怕“跑腿”、不怕“饿肚子”、不怕“丢面子”,凡为群众服务的事,都要尽 心尽力地干好,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。”
    不管形势怎样发展、地位如何变化,惠民政策是推动发展、巩固执政地位、凝聚党员民心的系统工程,中央政策红利出台后,绝不容许地方在政现实施的半道中变 形。更容不得半桶水响叮咚,空留群众骂名。因此落实中央惠民政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、真抓实干、狠抓落实,在落实进程中总结经验和做法,查找差距和 原因。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、反馈情况,在“顶层设计”和“基层落实”之间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,形成良性循环,共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,使理 惠民政策真正结硕果,惠民生,促发展,赢点赞。(黄涛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)
 

责任编辑:资深记者

相关热词搜索:惠民 政策

上一篇:做“三好”基层干部
下一篇:干部作风“公信力”为关键

《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》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视点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视点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中国视点网(http://www.cnshidiancn.net/)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。
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:1657020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17413号